close
財經觀點/資金集中炒房 土地稅制該翻修了

2013/07/24 08:45

【聯合報╱林建甫(台大經濟系教授)】
台灣近年來民間投資不彰、消費不振,主因之一就是國內房地產價格太高,不僅民怨四起,資金也集中投資利潤高的炒房。但民眾同時得負擔高房價,無法再做其他有效消費,突顯國內土地稅制有大翻修的必要。

 助長不動產投機行為的主因,就是不動產稅制的缺失。在台灣囤積大豆、麵粉,炒作原物料,都要受到「公平交易法」的規範;但養地、囤房的炒作不用受到懲罰,任由有心人士炒房,十分離譜。

 自從遺產及贈與稅大幅調降至單一稅率10%後,海外資金大量回流,卻未相對提供產業投資機會,導致游資泛濫,同時因房地產利潤太高,導致資金集中投資房地產,這是不對的,也是不合理的。政府的配套機制是去培植值得期待的產業,放寬投資限制等,讓資金有適合的投資標的,且能合理獲利。

 我們整個土地稅制有很大的問題,使得投機、囤積炒作房地產的成本過低,轉手獲利卻異常豐厚。

 但要修房地產稅的工程相當浩大,且涉及修憲,恐非短期可行,因此政府即以課「特種貨物及勞務稅」,也就是一般俗稱的「奢侈稅」處理。

 目前財政部的期末研究報告已出爐,應還是會繼續實施,並針對「漏網之魚」如農地、工業用地,「一戶多屋」者加重課稅。奢侈稅至少已達到階段性的任務,房市交易「量」這個泡沫已被戳破,但政府接下來應好好思考想恢復到正常的「價」該怎麼走?

 我認為,改革的第一步應是建立有效而合理的土地與房屋評議機制,並有評複機制,可針對民眾的個案進行審議。近來國內屢發生爭議的土地徵收問題,根本原因也是缺乏有效的土地評議機制,導致雙方認定的價格相差太大。

 現行不動產課稅制度,是以遠低於不動產實質價值的公告地價、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現值為稅基,雖是由地價審議委員會所評定,「但30年來幾乎都沒有改變,跟市價落差很多。」

 地價會幾十年不變,使得不動產所有人持有及移轉房地產的賦稅成本偏低。這不僅不科學,更是一種行政怠惰。現在任何買賣都是實價,銀行估價也是實價,若只有房地產不能實價估算,「非常沒有道理」。

 (本文由林建甫口述,記者林毅璋整理)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迦南美地黃平芸 的頭像
    迦南美地黃平芸

    嗨!我是平芸/我在迦南美地/買屋賣屋/點我選我

    迦南美地黃平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